|
|
创意时代低碳包装的哲学内涵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
张利艳 张 波 |
1.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2.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杭州 310018 |
|
|
摘要 目前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低碳设计的声音也在不断加强。这两者融合在一起,阐述着人类关注自身命运、尝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方式。包装遭遇着资本和生活逻辑的洗礼,只有解决这两者的矛盾,才能达到资生、安适、美目、怡神、环保的包装目的。
|
|
关键词 :
创意时代,
低碳,
包装设计,
人伦关怀,
哲学内涵
|
|
基金资助:安徽省教育厅2012年度安徽高校省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低碳的包装设计研究”(SK2012B070) |
作者简介: 张利艳(1980—),女,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包装艺术设计研究所与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产品包装设计、视觉创意产品设计与视觉系统设计;张波,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 |
[1] |
张晓颖. 经济、环境、社会发展与人:从可持续发展观到包容性绿色增长[J]. 江淮论坛, 2014, 268(06): 93-. |
[2] |
何 钢. 低碳城市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 268(06): 99-. |
[3] |
梁本凡 熊娜 齐国占. 论低碳城镇化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 历史地位和作用*[J]. 江淮论坛, 2013, 262(06): 81-. |
[4] |
晋 海. 低碳城市建设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J]. 江淮论坛, 2012, 254(04): 17-. |
[5] |
高文强. 老子“妙”范畴之哲学内涵及其文论意蕴 [J]. 江淮论坛, 2010, 239(01): 58-63. |
[6] |
任福兵,吴青芳,郭强 .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江淮论坛, 2010, 239(01): 122-1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