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人类与自然相矛盾的问题,他站在“道通为一”的立场,对自然万物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反对人类干预自然、摧残动植物,要人类“循道而趋”,过朴实自然的生活。这一思想在当时虽然有阻碍科学进步的嫌疑,但在科技日益发达、人类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夺、对生态环境过度破坏的今天,其警世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
|
关键词 :
庄子,
环境,
自然,
天人关系
|
|
[1] |
赵 丹 凌 峰. 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意愿实证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 267(05): 77-. |
[2] |
吴冬梅 . 庄子理想生态模式的实现路径及反思[J]. 江淮论坛, 2014, 267(05): 114-. |
[3] |
赵丽端. 存在之通:庄子“道通为一”的哲学阐明[J]. 江淮论坛, 2014, 265(03): 115-. |
[4] |
刘小兵. 庄子与尼采的生命美学比照[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99-. |
[5] |
蔡志坚1,2 蒋 瞻1 杨加猛1 钟甫宁3. 环境治理视角下石漠化片区的农业发展*[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18-. |
[6] |
滕 瀚 黄洪雷. 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J]. 江淮论坛, 2014, 263(01): 20-. |
[7] |
谢 众 张先锋 卢 丹. 自然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增长*[J]. 江淮论坛, 2013, 262(06): 61-. |
[8] |
朱荣贤 王续刚 . 人己关系和谐的人工自然生态审视[J]. 江淮论坛, 2013, 261(05): 99-. |
[9] |
李 静. 自然写作的生态研究方法分析和运用[J]. 江淮论坛, 2013, 261(05): 168-. |
[10] |
曹和平. 浅析环境保护行政代履行制度的若干问题[J]. 江淮论坛, 2013, 261(05): 115-. |
[11] |
王晓华. 城镇化背景下农户经营组织化的制度逻辑*[J]. 江淮论坛, 2013, 260(04): 32-. |
[12] |
赵定涛 邓雅静 范进.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研究*[J]. 江淮论坛, 2013, 260(04): 15-. |
[13] |
施建军 崔海云. 绿色创新、消费者偏好与有机食品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 江淮论坛, 2013, 260(04): 38-. |
[14] |
李 致. 数字环境下孤儿作品的版权保护[J]. 江淮论坛, 2013, 260(04): 133-. |
[15] |
张 城 陈德明. 代言抑或反讥?[J]. 江淮论坛, 2013, 259(03): 7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