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现代性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歧义纷呈,莫衷一是。究其根源,从纵向上看,就在于现代这个概念其主要内涵是属时的,处于动态之中;从横向上看,在于相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由于发展程度迥异,各自处于不同的情形之中。因此,现代性这一现代或现代人的性状,就是动态中的连续的点状,犹如一连串不规则的省略号。尽管如此,现代性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核却是一定的、不变的,这就是新与旧的对照,并从时间、价值、存在、对立等向度上表现出来。而思想上的现代性概念,更是思想家们依据现代性的性状所提出或设想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阐释原则,其根本立场就是“我们要现代”。
|
|
关键词 :
现代,
时间,
现代性,
向度
|
|
[1] |
章 敏. 中国现代妇女问题讨论中的“作家话语”[J]. 江淮论坛, 2014, 265(03): 182-. |
[2] |
王振坡 梅 林 王丽艳.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产业链重构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 265(03): 12-. |
[3] |
刘郁琪. 从《第七天》看余华小说的生存叙事及其新变*[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173-. |
[4] |
史 梁1,2 汤书昆1 赵 丽1. 微博公共能量场的构建探析*[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139-. |
[5] |
张红飞. 民族认同视阈中的现代民俗艺术* [J]. 江淮论坛, 2013, 262(06): 167-. |
[6] |
姜长云. 农户家庭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J]. 江淮论坛, 2013, 262(06): 75-. |
[7] |
王玉明. 美国民族身份悖论的田园向度及其文学表征[J]. 江淮论坛, 2013, 261(05): 156-. |
[8] |
玄 华. 关于“新子学”几个基本问题的再思考[J]. 江淮论坛, 2013, 261(05): 104-. |
[9] |
陈 徽. 从古典“技术”的本质看现代技术的无根性[J]. 江淮论坛, 2013, 260(04): 101-. |
[10] |
刘新跃. 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J]. 江淮论坛, 2013, 259(03): 61-. |
[11] |
孔国庆. 包豪斯与现代技术美学批判*[J]. 江淮论坛, 2013, 258(02): 146-. |
[12] |
蔡雪雄 周继慧 邓启明. 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问题研究*[J]. 江淮论坛, 2012, 256(06): 57-. |
[13] |
王俊博. 现代性视阈下的物质概念谱系研究*[J]. 江淮论坛, 2012, 256(06): 81-. |
[14] |
郑祥福 李双套. 詹明信的后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J]. 江淮论坛, 2012, 254(04): 89-. |
[15] |
汪大白. 胡适:现代诗经学的开山人[J]. 江淮论坛, 2011, 249(05): 17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