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理解和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关键词。在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历程中,对理解和信仰关系的处理有着不同的模式:古代圣经诠释学主张理解基于信仰并服从信仰,信仰被置于理解之上。基于人神之别的宗教预设,教会的解释被赋予绝对的权威。近现代精神诠释学则倡导基于理解的认同,理性的理解从宗教信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获得了独立地位,理解不再仰信仰之鼻息,亦不趋向对他人的服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使普通民众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培育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仰,并把这种信仰融入到日常实际生活中去。诉诸基于理性理解的信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
|
关键词 :
理解,
信仰,
解释,
诠释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
[1] |
伏涤修. 中国古代道教题材戏曲繁盛原因探论*[J]. 江淮论坛, 2014, 268(06): 171-. |
[2] |
李长兵 彭志刚 古 芳. 论刑法对医疗技术革命挑战的司法应对[J]. 江淮论坛, 2013, 259(03): 113-. |
[3] |
彭志刚 张峰. 刑事司法立场下的检察解释权研究[J]. 江淮论坛, 2012, 255(05): 148-. |
[4] |
汪海燕 王迎龙.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研究*[J]. 江淮论坛, 2012, 255(05): 136-. |
[5] |
朱松峰. 论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的哲学方法*[J]. 江淮论坛, 2012, 255(05): 90-. |
[6] |
彭启福,李丽. 伽达默尔对“共通感”概念的诠释学改造及其意义[J]. 江淮论坛, 2011, 249(05): 73-. |
[7] |
郑庆田. 释道安弥勒信仰原因探析[J]. 江淮论坛, 2011, 246(02): 74-. |
[8] |
吴宗友. 堪舆文化: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深层生态学[J]. 江淮论坛, 2011, 245(01): 114-. |
[9] |
韩传强. 般若与信仰[J]. 江淮论坛, 2010, 243(05): 65-. |
[10] |
赵智,杨秀兰. 86 情感、信仰、利益、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基本的作用因子 [J]. 江淮论坛, 2010, 240(02): 84-86. |
[11] |
孙玉良. 狄尔泰的“社会—历史实在”理论刍议[J]. 江淮论坛, 2009, 236(04): 36-. |
[12] |
肖向明. 艳异风景中的奇情——论张爱玲小说的民间信仰书写[J]. 江淮论坛, 2008, 232(06): 159-. |
[13] |
孙玉良. 历史主义对狄尔泰的影响[J]. 江淮论坛, 2008, 231(05): 162-. |
[14] |
彭立群. 论哲学思考中的写意方法[J]. 江淮论坛, 2008, 228(02): 66-. |
[15] |
雷龙乾.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解释向度[J]. 江淮论坛, 2006, 220(06): 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