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开创性运动,包豪斯基于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机器美学思想蕴涵了现代技术美学批判的深层义理。包豪斯迎合了现代化与工业化趋势的技术理性诉求,并造就了德国制造与设计的辉煌历史。作为世界顶级的包豪斯设计理念,为我国当前在提升综合实力基础上稳中求进、自主创新的科技转型模式提呈了艺术史与技术美学批判的比较视域。
|
|
关键词 :
包豪斯,
现代主义,
技术美学批判,
艺术设计
|
|
[1] |
郑祥福 李双套. 詹明信的后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J]. 江淮论坛, 2012, 254(04): 89-. |
[2] |
康长福. 错位的“官场文学”及其后现代主义倾向[J]. 江淮论坛, 2005, 211(03): 155-. |
[3] |
曹谦. 从《纽约客》看白先勇思想意识中的现代主义特征[J]. 江淮论坛, 2005, 209(01): 123-127. |
[4] |
车晓勤. 历史的“拧巴”——后现代小说的必然[J]. 江淮论坛, 2005, 209(01): 113-118. |
[5] |
谢金生. 论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J]. 江淮论坛, 2004, 203(01): 12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