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民族身份悖论的田园向度及其文学表征 |
王玉明 |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36 |
|
|
摘要 美国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国度,其民族身份也不例外。自北美殖民时期到后“9.11”时代,美国民族一直表现出极强的悖论性特质,一面是技术至上,崇尚物质与扩张,属典型的帝国心态,另一面是眷恋乡村,向往荒野与回归,饱含诗意的浪漫情怀。文章认为,这种特质既与新大陆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也是美国人“建新伊甸园”使命的外化,凸显一种田园向度,在不同时期有着丰富的文学表征与之呼应。本研究以田园理想和都市情结为逻辑理路,探讨美国民族身份悖论的田园特质、文学表征、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趋势,为美国文学中田园理想的阐释提供新的视角,对开展美国文化的多元研究意义深远。
|
|
关键词 :
荒野,
文明,
身份悖论,
田园向度,
文学表征
|
|
基金资助: 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人文社科项目“生态视角下美国文学中的身份悖论”(SK2012A049) |
作者简介: 王玉明(1970—),安徽天长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文学生态批评、美国文学教学、大学生态教育。 |
[1] |
蒋兆雷1 张继延2.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江淮论坛, 2013, 262(06): 21-. |
[2] |
潘家华. 用生态文明规范和引领国际投资与贸易[J]. 江淮论坛, 2013, 259(03): 5-. |
[3] |
龚万达 刘祖云. 马克思生态内因论视阈中的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 江淮论坛, 2013, 257(01): 10-. |
[4] |
蒋德海. 论法治文明的教、养一体性[J]. 江淮论坛, 2013, 257(01): 117-. |
[5] |
李承贵. 老子反省人类文明的路径及其启示[J]. 江淮论坛, 2012, 256(06): 76-. |
[6] |
李艳艳. 传统生态文明观四问[J]. 江淮论坛, 2012, 254(04): 94-. |
[7] |
刘红凛. 政党意识文明及其标准问题[J]. 江淮论坛, 2012, 253(03): 90-. |
[8] |
喻中. 旧邦新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地位[J]. 江淮论坛, 2012, 252(02): 117-. |
[9] |
刘泾,刘振泽.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 江淮论坛, 2010, 243(05): 18-. |
[10] |
袁修雨. 浅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民主执政[J]. 江淮论坛, 2010, 241(03): 75-76. |
[11] |
朱听昌. 中国成为古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地理条件探析 [J]. 江淮论坛, 2010, 240(02): 75-80. |
[12] |
哈文;汪志国. 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安徽实践——对6年来安徽生态省建设的思考[J]. 江淮论坛, 2009, 235(03): 55-. |
[13] |
覃福晓. 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法理分析[J]. 江淮论坛, 2008, 231(05): 64-. |
[14] |
蒋永甫. 政治职业化与政治文明的实现方式[J]. 江淮论坛, 2008, 230(04): 57-. |
[15] |
董波. 从文明格局解析回族的东西部差异[J]. 江淮论坛, 2008, 229(03): 1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