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媒与公民身份建构略论* |
姚劲松 |
怀化学院中文系,湖南怀化 418008;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 430072) |
|
|
摘要 塑造现代社会自觉公民,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又是中国现代化的目的。新闻传媒作为象征性社会情境的主要构筑者,为现代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提供了基本框架,可在培育公民权利意识、建构公民身份认同、培养公民参与能力中发挥积极效用。
|
|
关键词 :
新闻传媒,
公民身份,
公民权利,
公民参与,
传播框架
|
|
基金资助:教育部“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2ZK3120);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项目(2012BZZ62) |
作者简介: 姚劲松(1982—),湖北咸丰人,怀化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媒介与社会发展。 |
[1] |
焦德武. 微博舆论中公众情绪形成与传播框架分析*[J]. 江淮论坛, 2014, 267(05): 25-. |
[2] |
王奎明 于文广 谭新雨. “中国式”邻避运动影响因素探析*[J]. 江淮论坛, 2013, 259(03): 35-. |
[3] |
李小群. 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的构建[J]. 江淮论坛, 2009, 237(05): 110-. |
[4] |
蔡乐渭. 服务行政基本问题研究[J]. 江淮论坛, 2009, 235(03): 44-. |
[5] |
欧阳景根.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界限[J]. 江淮论坛, 2005, 210(02): 65-. |
[6] |
范旭斌. 关于完善我国紧急状态立法的思考[J]. 江淮论坛, 2004, 208(06): 5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