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徽文化元素的公共艺术价值论* |
秦 杨 |
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六安 237012 |
|
|
摘要 在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公共艺术创作应具有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才能够满足公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下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创作表现出商业化、平庸化、平面化、时尚化、无场化和小众化的一系列问题。文章从文化、经济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思考其产生的根源,通过对徽州文化元素的考量,对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创作发展进行了对策性探寻。
|
|
关键词 :
公共艺术,
创作,
徽文化,
价值论
|
|
基金资助: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徽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2011sk353zd) |
作者简介: 秦杨( 1969—),女,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和中西艺术理论。 |
[1] |
潘仁炎1 吴振华2. 论唐代诗序对文学理论的贡献*
[J]. 江淮论坛, 2014, 263(01): 176-. |
[2] |
李锦旺. 陶渊明晚年痁疾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J]. 江淮论坛, 2013, 262(06): 172-. |
[3] |
邹祖尧. 从李贽的“童心说”看朱元璋的诗歌创作[J]. 江淮论坛, 2012, 253(03): 176-. |
[4] |
何晓晔. 文学意象的动态流变论[J]. 江淮论坛, 2011, 250(06): 189-. |
[5] |
江小角. 方苞的文论思想及其散文创作特色[J]. 江淮论坛, 2011, 249(05): 170-. |
[6] |
吴毅安,张雷. 多维文化语境下的黄梅戏创作主体性形态研究[J]. 江淮论坛, 2011, 247(03): 183-. |
[7] |
唐军,禇艳艳. 浅谈目的论对徽文化翻译的启示[J]. 江淮论坛, 2011, 246(02): 187-. |
[8] |
焦德武. 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安徽文化产业现状研究[J]. 江淮论坛, 2010, 242(04): 54-. |
[9] |
谢昭新. 论俄苏文学对蒋光慈文学创作的影响 [J]. 江淮论坛, 2010, 240(02): 153-160. |
[10] |
陈友冰,刘良政. 阮大铖创作论 [J]. 江淮论坛, 2010, 239(01): 155-161. |
[11] |
李娟 . 论范成大使金纪行诗的田园内涵 [J]. 江淮论坛, 2010, 239(01): 148-154. |
[12] |
黄凯;朱米娜. 徽雕艺术中的传承与可持续性发展[J]. 江淮论坛, 2009, 238(06): 158-. |
[13] |
伏涤修. 《西厢记》在戏曲创作领域的影响[J]. 江淮论坛, 2008, 229(03): 156-. |
[14] |
王琼. 从崇尚精神至上到走向新生[J]. 江淮论坛, 2007, 223(03): 171-. |
[15] |
王烟生. 张爱玲的文艺评论和创作思想[J]. 江淮论坛, 2007, 222(02): 17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