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组织化潜在利润、谈判成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 |
周 振 孔祥智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
|
|
摘要 本文围绕同业与异业两种联合社形态,以“组织化潜在利润—合作社产品异质性—谈判成本—合作社制度创新”作为研究主线,对这两类联合社的不同制度变迁生成路径进行了理论解释,得出了如下结论:当存在着联合的潜在利润时,产品同质性的合作社群体联合谈判成本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诱致性制度变迁从而生成同业联合社;产品异质性的合作社群体,由于产品的差异容易导致合作社之间利益需求的不集中,自发联合的谈判成本过高,从而很难自发形成联合社,一般要在政府或公共部门的干预下,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方式能生成异业联合社。
|
|
关键词 :
组织化潜在利润,
谈判成本,
联合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
制度变迁
|
|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326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JY080);农业部项目(34113041);农业部软科学(20140703) |
作者简介: 周振(1988—),湖北仙桃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政策分析、农村合作经济;孔祥智(1963—),山东郯城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政策分析、农村合作经济。孔祥智为本文通讯作者。 |
[1] |
王跃生.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维系\变动和趋向[J]. 江淮论坛, 2011, 246(02): 122-. |
[2] |
张玉,武玉坤. 论制度变迁与“中国模式”的逻辑路径 [J]. 江淮论坛, 2010, 240(02): 40-45. |
[3] |
周焱;李昌龙. 皖浙非公经济发展再比较:路径依赖下的变迁差别[J]. 江淮论坛, 2008, 229(03): 43-. |
[4] |
李正图. 论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思维逻辑框架[J]. 江淮论坛, 2007, 226(06): 55-. |
[5] |
方本新;孙启贵. 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审视[J]. 江淮论坛, 2005, 213(05): 102-. |
[6] |
朱晓莹.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家族企业制度变迁[J]. 江淮论坛, 2004, 203(01): 51-. |
[7] |
靳涛. 从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重新理解制度与制度变迁的内涵[J]. 江淮论坛, 2002, 195(05): 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