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男女平等就业:多视角的解读与比较 |
余秀兰 |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京 210093 |
|
|
摘要 文章旨在澄清男女平等就业概念。对中外44个政策法规文本和35名雇主、92名女性求职者访谈资料的分析表明,中国政策文本兼顾了注重同等对待的形式平等和关注结果的实质平等,但忽视对间接歧视的规定,对女性的就业保护也隐含了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雇主与女性求职者的理解主要停留在形式平等阶段,且很多人所持的是认同男女传统分工的有限的形式平等观念;就业实践中存在各种公开的、隐蔽的基于性别因素的区别对待,形式平等也不能保证,且很多人都能认同,甚至对性别歧视存在集体的无意识。基于现实,应该逐步追求从形式到实质的平等。
|
|
关键词 :
男女平等,
就业,
多视角,
解读
|
|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男女平等就业的社会政策研究”(09BSH031) |
作者简介: 余秀兰(1969—),女,安徽泾县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学。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生陈婧、程继明、沈洁、单婷婷、王娜参与了访谈及访谈的笔录工作;熊静、陈明霞、许家涛、尹艳、安雪、丁婷婷参与了文本的编码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
[1] |
孙友然 焦永纪 张新岭 江 游.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问题及对策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10-. |
[2] |
赵枞安. 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江淮论坛, 2011, 249(05): 160-. |
[3] |
卢江,杨继国. 就业与经济增长非一致性理论研究进展[J]. 江淮论坛, 2011, 247(03): 37-. |
[4] |
尹强. 神人和谐[J]. 江淮论坛, 2010, 244(06): 71-. |
[5] |
方重;梅玉华. 论以税收优惠促进社会就业的政策误区[J]. 江淮论坛, 2008, 230(04): 80-. |
[6] |
张小利. 西部地区旅游就业效应分析——基于东西部地区的比较研究[J]. 江淮论坛, 2007, 224(04): 44-. |
[7] |
章彬;高向东. 城市低保与就业问题的经济分析[J]. 江淮论坛, 2007, 223(03): 54-. |
[8] |
吴文芳, 韦祎. 派遣劳工就业权保障的法律分析[J]. 江淮论坛, 2006, 219(05): 64-. |
[9] |
杨根乔. 论妇女参政与男女平等[J]. 江淮论坛, 2004, 206(04): 60-. |
[10] |
夏琦. 欠发达地区再就业问题的思考[J]. 江淮论坛, 2004, 206(04): 46-. |
[11] |
吴葆红.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J]. 江淮论坛, 2002, 195(05): 29-. |
[12] |
张圣兵. 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江淮论坛, 2002, 192(02): 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