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对于政治学界而言,充分认识和理性激发中国制度自信的关键是构建中国自己的比较政治学体系。比较政治学可以对中国制度的自我有效性证明和他者有效性证明提供有益的帮助。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核心议题、基本价值和研究方法。中国的比较政治学既要发现被西方忽视的问题领域和概念,同时也要对一些重要的、带有西方印记的概念进行创新。在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中,应该坚持一种“包容互鉴”的基本价值。在研究方法上,中国的比较政治学既要突出传统的多因解释和历史分析特征,还要整合西方比较方法中的一些优秀成果。中国的比较政治学发展可以为中国的制度自信提供更有力的论证,同时,制度自信的提出也给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
|
关键词 :
制度自信,
比较政治学,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
|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治理视野中的民主发展路径研究”(14BZZ002);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间互动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13SG50);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项目“国家参与全球治理(SPIGG)指数的指标与测量”(201473) |
作者简介: 高奇琦(1981—),山西长治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政治学。 |
[1] |
梁本凡. [J]. 江淮论坛, 2016, 279(05): 16-. |
[2] |
刘利琼 朱晓婷. 国际化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研究[J]. 江淮论坛, 2016, 277(03): 185-. |
[3] |
李月云 杨文艺 张 彪. 论区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J]. 江淮论坛, 2015, 269(01): 188-. |
[4] |
邹千江. 吴景超及其社会思想新探 [J]. 江淮论坛, 2014, 268(06): 147-. |
[5] |
邸乘光.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思考和谋划[J]. 江淮论坛, 2014, 267(05): 82-. |
[6] |
梁本凡.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社会主义属性与品质提升途径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 266(04): 81-. |
[7] |
夏红莉.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制度正义性建设[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63-. |
[8] |
包心鉴. 近十年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述评[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56-. |
[9] |
韦幼苏. 试论健全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J]. 江淮论坛, 2013, 261(05): 80-. |
[10] |
骆郁廷 .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自信*[J]. 江淮论坛, 2013, 260(04): 81-. |
[11] |
刘新跃. 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J]. 江淮论坛, 2013, 259(03): 61-. |
[12] |
黄志斌 代长彬. 和乐原理的哲学探究*[J]. 江淮论坛, 2013, 259(03): 65-. |
[13] |
孙国华. 法的正义逻辑[J]. 江淮论坛, 2012, 255(05): 5-. |
[14] |
喻中. 旧邦新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地位[J]. 江淮论坛, 2012, 252(02): 117-. |
[15] |
蒋传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理论的探索及其成果[J]. 江淮论坛, 2011, 248(04): 9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