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乡村自治的历史根源、现实问题与前景展望 |
杨海坤,曹寻真 |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体制建构不断完善。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地方由于宗族势力的强大,乡村精英的软弱,乡、村、组几级管理体制的不协调,以及人才流通机制的僵化等原因,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当地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本文力图以新的眼光分析历史上宗族势力、乡绅阶层和保甲制度在维系中国历史上乡村自治上曾发生过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善于利用历史资源中某些积极因素,兴利除弊,用以促进乡村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完善当前乡村自治的路径应该包括:限制和削弱乡村宗族势力、保护和发挥乡村精英阶层的作用、政府善治并逐步还权于社会,实现真正的乡村自治。
|
|
关键词 :
乡村自治,
乡绅阶层,
宗族势力,
保甲制度
|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FX02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