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传入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教虽然是外来文化,但它并没有水土不服,而是完美地和中国固有的儒道文化融为一体,实现了中国化。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是巨大的,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佛教词语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
|
关键词 :
 ,
佛教传入,
中国化,
佛教词语,
研究意义 
|
|
基金资助: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90460603) |
[1] |
朱庆跃1 何云峰2. 20世纪20年代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玄学派挑战的回应*
20世纪20年代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玄学派挑战的回应*
[J]. 江淮论坛, 2014, 268(06): 45-. |
[2] |
黄东波. 回到人的事情本身[J]. 江淮论坛, 2013, 259(03): 69-. |
[3] |
王耀海. 评“权利本位”范式*[J]. 江淮论坛, 2013, 258(02): 124-. |
[4] |
江结宝. 论修辞“立诚原则”的分歧和坚守*[J]. 江淮论坛, 2012, 256(06): 159-. |
[5] |
李朋,李姚矿.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对安徽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发展的启示[J]. 江淮论坛, 2012, 252(02): 43-. |
[6] |
吴勇.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J]. 江淮论坛, 2012, 251(01): 55-. |
[7] |
邸乘光. 陈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J]. 江淮论坛, 2011, 250(06): 52-. |
[8] |
课题组. 网络传播视阈下的安徽形象改善策略研究[J]. 江淮论坛, 2011, 249(05): 25-. |
[9] |
陶清. 戴震关于儒学治学旨归的辨析[J]. 江淮论坛, 2011, 248(04): 56-. |
[10] |
解兴华. “本”的意义——试论释道安的佛学思想[J]. 江淮论坛, 2010, 241(03): 97-104. |
[11] |
王伟,方晓阳,胡 凤 . 略论中国墨文化的建构历程和文化表征 [J]. 江淮论坛, 2010, 241(03): 181-184. |
[12] |
毛妍君 . 论苏轼对白居易“闲适”人生观的受容 [J]. 江淮论坛, 2010, 241(03): 171-175. |
[13] |
张书林.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理论架构[J]. 江淮论坛, 2010, 241(03): 70-74. |
[14] |
陈红梅. 对高校实习生法律身份的新认识—兼谈实习生劳动权益的保护 [J]. 江淮论坛, 2010, 240(02): 111-116. |
[15] |
张雪涛,張德岁. 认知语言学理论观照下的汉语歧义现象 [J]. 江淮论坛, 2010, 240(02): 170-17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