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贤人之治走向民主治理——儒家治道学说的反思与价值重构 |
高猛 |
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 |
|
|
摘要 儒家的治道学说以“贤人之治”为核心内容,以“内圣外王”为逻辑起点,以“仁”与“礼”为终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传统德治主义。从本质上看,儒家的治道学说是一种“精英专政”,在历史进程中衍生出政治的宗法化、道德化倾向,展露了政治哲学的工具化、实用化特征,反映了传统儒学社会“公”领域的缺陷,因此与当代民主治理的核心价值相异。目前我国的民主治道变革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从儒家贤人之治的传统德治主义向理性官僚制的范式变迁是民主化转型的前提;另一方面,面对“后官僚时代”的挑战,治道变革还应该积极回应参与民主、理性行政、多元价值、公共利益等诉求。只有这样,适合我国民主治理的道德生态才能孕育而生,儒学政治文明也才能在全球化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
|
关键词 :
 ,
贤人之治,
民主治理,
儒家,
治道学说,
价值重构 
|
|
[1] |
邱培彪. 性朴论视野下的儒家教育哲学[J]. 江淮论坛, 2014, 265(03): 127-. |
[2] |
谢昭新. 老舍与儒家文化*[J]. 江淮论坛, 2014, 263(01): 170-. |
[3] |
黄东波. 回到人的事情本身[J]. 江淮论坛, 2013, 259(03): 69-. |
[4] |
王耀海. 评“权利本位”范式*[J]. 江淮论坛, 2013, 258(02): 124-. |
[5] |
江结宝. 论修辞“立诚原则”的分歧和坚守*[J]. 江淮论坛, 2012, 256(06): 159-. |
[6] |
李朋,李姚矿.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对安徽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发展的启示[J]. 江淮论坛, 2012, 252(02): 43-. |
[7] |
课题组. 网络传播视阈下的安徽形象改善策略研究[J]. 江淮论坛, 2011, 249(05): 25-. |
[8] |
陶清. 戴震关于儒学治学旨归的辨析[J]. 江淮论坛, 2011, 248(04): 56-. |
[9] |
李湘云. 儒家道德的非论证性和模糊性[J]. 江淮论坛, 2011, 247(03): 85-. |
[10] |
韩立坤. 论现代新儒家对“科学”的本体论安置[J]. 江淮论坛, 2011, 246(02): 63-. |
[11] |
解兴华. “本”的意义——试论释道安的佛学思想[J]. 江淮论坛, 2010, 241(03): 97-104. |
[12] |
王伟,方晓阳,胡 凤 . 略论中国墨文化的建构历程和文化表征 [J]. 江淮论坛, 2010, 241(03): 181-184. |
[13] |
毛妍君 . 论苏轼对白居易“闲适”人生观的受容 [J]. 江淮论坛, 2010, 241(03): 171-175. |
[14] |
张书林.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理论架构[J]. 江淮论坛, 2010, 241(03): 70-74. |
[15] |
孟万春 . 佛教与汉语外来词研究[J]. 江淮论坛, 2010, 240(02): 81-8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