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看我国城市群发展 |
陈玉光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山东青岛266071 |
|
|
摘要 城市群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二三产业的拉动、城市间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双重作用以及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等。针对我国城市群发展中的问题,促进我国城市群健康快速发展,一要按照“七个统筹的原则”作好科学规划,发挥规划的指导、协调和约束作用;二要转变城市群发展方式,增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三要加强政府之间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四要清除市场障碍,促进区域市场发育;五要建立完善的城市等级体系和产业分工体系。
|
|
关键词 :
城市群,
形成条件,
市场,
城市等级体系,
产业分工体系
|
|
[1] |
马良华. 林、张政府之争所引申出的认识论问题[J]. 江淮论坛, 2014, 268(06): 67-. |
[2] |
邹千江. 吴景超及其社会思想新探 [J]. 江淮论坛, 2014, 268(06): 147-. |
[3] |
杨昌辉 周开乐 冯南平. 城市群创新发展中的产业转移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 267(05): 54-. |
[4] |
王 磊 吴 也. 基于城市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 265(03): 62-. |
[5] |
陈建军 郑广建. 集聚视角下高速铁路与城市发展*[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37-. |
[6] |
戴长征 张中宁. 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的再创新[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29-. |
[7] |
袁维海 吴 波 陶方林. 着力构建江淮城市群的对策建议*[J]. 江淮论坛, 2013, 262(06): 50-. |
[8] |
那 力 魏德才. 论FTA中的地理标志与中国的选择*[J]. 江淮论坛, 2013, 260(04): 120-. |
[9] |
王晓华. 城镇化背景下农户经营组织化的制度逻辑*[J]. 江淮论坛, 2013, 260(04): 32-. |
[10] |
宋芳秀 张自瑾.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对境内外人民币定价的影响[J]. 江淮论坛, 2013, 259(03): 9-. |
[11] |
蔡长青. 影响中国现代作家评价机制的主导因素及其演变*[J]. 江淮论坛, 2013, 258(02): 171-. |
[12] |
李佐军. 改革求新,探索社会主义人本市场经济[J]. 江淮论坛, 2013, 258(02): 10-. |
[13] |
杨青龙 伍世安. 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十大挑战*[J]. 江淮论坛, 2013, 257(01): 15-. |
[14] |
巴曙松. 利率市场化会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形成显著影响[J]. 江淮论坛, 2012, 254(04): 5-. |
[15] |
丁国峰. 电信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J]. 江淮论坛, 2012, 253(03): 13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