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日益进步,中国经济学家的作用功不可没,但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学界也出现了某种背离公众利益的趋向,为此,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矫正,以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国理论经济学的真正繁荣。
|
|
关键词 :
哲学,
经济学,
反思
|
|
|
[1] |
田九霞. 论“好人现象”中熠射的微善价值*[J]. 江淮论坛, 2014, 267(05): 118-. |
[2] |
张利艳 张 波. 创意时代低碳包装的哲学内涵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 267(05): 151-. |
[3] |
冯 琳. 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11—2013年的转载文章看近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 267(05): 96-. |
[4] |
许苏民. 方以智为什么说西学“拙于言通几”?*[J]. 江淮论坛, 2014, 267(05): 5-. |
[5] |
孙 红1,2 宛小平1. 怀特海和华严哲学*[J]. 江淮论坛, 2014, 266(04): 55-. |
[6] |
庞晓鹏1 董晓媛2. 中国大陆社会性别经济学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 江淮论坛, 2014, 265(03): 46-. |
[7] |
康 珂1 倪鹏飞2. 经典文献中的国家竞争力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 江淮论坛, 2014, 265(03): 54-. |
[8] |
魏义霞 . 康有为先秦哲学研究二题*[J]. 江淮论坛, 2014, 265(03): 103-. |
[9] |
邱培彪. 性朴论视野下的儒家教育哲学[J]. 江淮论坛, 2014, 265(03): 127-. |
[10] |
刘小兵. 庄子与尼采的生命美学比照[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99-. |
[11] |
[韩]金周昌. 张申府的不平衡的相对价值观[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81-. |
[12] |
温纯如. 康德理性及其理论-实践二重化理论与哲学繁荣*[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72-. |
[13] |
戴长征 张中宁. 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的再创新[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29-. |
[14] |
周炽成.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J]. 江淮论坛, 2014, 263(01): 36-. |
[15] |
李娟.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媒介批判理论的反思[J]. 江淮论坛, 2013, 258(02): 14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