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女性写作:抚慰和疏漏——在“断裂”处浮出历史地表 |
佘艳春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
|
|
摘要 在历史的每一次转型时期或者说“断裂”处都会相应出现女性写作的高峰,历史的容许和商业的接纳,这是现代性带给女性写作最直接而有效的好处,然而也意味着女性写作至今没有摆脱充当男性无法平复“断裂”带来的焦虑和无暇无力钳制时的抚慰和疏漏的尴尬处境。
|
|
关键词 :
断裂,
女性写作,
焦虑
|
|
[1] |
王海燕. 文化断裂带上的足印﹡[J]. 江淮论坛, 2013, 258(02): 158-. |
[2] |
马二杰;张树业. 沉重的玄思——从历史与学理的角度看阮籍、嵇康的内心焦虑[J]. 江淮论坛, 2007, 222(02): 125-. |
[3] |
陶文昭. 全球化的网络结构[J]. 江淮论坛, 2007, 221(01): 5-. |
[4] |
刘雄平. 中国女性写作的上路[J]. 江淮论坛, 2007, 221(01): 180-. |
[5] |
严海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新变化的政治分析[J]. 江淮论坛, 2006, 218(04): 1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