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谐社会权利平等的伦理思考 |
梅萍 |
华中师范大学理论部,湖北武汉430079 |
|
|
摘要 权利作为人的主体性价值的肯定与阐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实质性要素,权利平等则是全体社会成员进入国家社会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基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视域里,权利平尊不仅是人格尊严和基本人权的平等,而且是权利资源的分配平等,即机会的平等。通过对弱势群体利益补偿以在最起码的限度上提供新一轮竞争机会均等的逻辑起点即起点上的平等,才能在更公正的意义上实现社会的整体平等。
|
|
关键词 :
和谐社会,
权利平等,
利益补偿,
伦理
|
|
基金资助: 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研究》(项目编号:06CKS009)的成果之一 |
[1] |
于健慧. 公民道德品格培育视角下和谐社会构建[J]. 江淮论坛, 2014, 266(04): 145-. |
[2] |
叶绍灿1 李永山2 陈 竹1. 试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理论、原则与路径*[J]. 江淮论坛, 2014, 266(04): 184-. |
[3] |
管先恒. 论《红楼梦》的文学伦理学意义*[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183-. |
[4] |
江守义. 叙事的修辞指向[J]. 江淮论坛, 2013, 261(05): 148-. |
[5] |
邱 杰. 医患纠纷的伦理解析与文化救赎[J]. 江淮论坛, 2013, 260(04): 153-. |
[6] |
黄志斌 代长彬. 和乐原理的哲学探究*[J]. 江淮论坛, 2013, 259(03): 65-. |
[7] |
祝亚峰. 叙事伦理文本批评的方法与途径[J]. 江淮论坛, 2011, 250(06): 167-. |
[8] |
邱耕田,刘佳. 自然价值新论[J]. 江淮论坛, 2011, 249(05): 61-. |
[9] |
刘保亮. 论当代河洛文学的父子叙事伦理[J]. 江淮论坛, 2011, 248(04): 176-. |
[10] |
曾骊. 大学生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之关系[J]. 江淮论坛, 2011, 247(03): 127-. |
[11] |
刘文辉. 20世纪90年代文学审美伦理的失据与抗争[J]. 江淮论坛, 2010, 243(05): 173-. |
[12] |
夏清瑕. 佛教伦理对传统法律影响三题[J]. 江淮论坛, 2010, 242(04): 112-. |
[13] |
陆小彪. 徽州古民居空间的社会意义与伦理位序观念探究——以黟县宏村的承志堂为例 [J]. 江淮论坛, 2010, 240(02): 150-152. |
[14] |
郑恩;孟婷燕. 论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新闻伦理的实质[J]. 江淮论坛, 2009, 237(05): 155-. |
[15] |
夏当英. 和谐社会视阈下儒家文化现代性的省思[J]. 江淮论坛, 2009, 236(04): 10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