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思想及其特点探析 |
吴荣秀, 刘保峰 |
西南大学政法学院,重庆北碚400715;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
|
|
摘要 城乡统筹、农业现代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构成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体系。它体现出邓小平人民利益至上、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等思想,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
关键词 :
邓小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现代化
|
|
[1] |
邸乘光.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思考和谋划[J]. 江淮论坛, 2014, 267(05): 82-. |
[2] |
王振坡 梅 林 王丽艳.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产业链重构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 265(03): 12-. |
[3] |
包心鉴. 近十年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述评[J]. 江淮论坛, 2014, 264(02): 56-. |
[4] |
蔡雪雄 周继慧 邓启明. 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问题研究*[J]. 江淮论坛, 2012, 256(06): 57-. |
[5] |
施光跃. 新时期邓小平提高党的战斗力思想初探[J]. 江淮论坛, 2006, 217(03): 11-. |
[6] |
朱湖根. 安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 江淮论坛, 2005, 214(06): 38-41. |
[7] |
钱叶六. 论邓小平刑事法律思想对刑法的指导意义[J]. 江淮论坛, 2005, 211(03): 55-. |
[8] |
江波. 邓小平的治国艺术特色剖析[J]. 江淮论坛, 2005, 211(03): 91-. |
[9] |
施光跃. 邓小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当代升华[J]. 江淮论坛, 2004, 208(06): 5-. |
[10] |
唐先田;余秉颐;杨志社;李季林. 邓小平三个文明建设思想的人文精神——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J]. 江淮论坛, 2004, 206(04): 5-. |
[11] |
杨志社. 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理论探索[J]. 江淮论坛, 2004, 206(04): 22-. |
[12] |
许维勤. 邓小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 江淮论坛, 2004, 206(04): 11-. |
[13] |
路云辉. 论邓小平战略思维[J]. 江淮论坛, 2004, 206(04): 17-. |
[14] |
傅强;陈澜. 试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J]. 江淮论坛, 2004, 205(03): 54-. |
[15] |
徐其清. 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路径[J]. 江淮论坛, 2004, 204(02): 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