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皖浙非公经济发展再比较:路径依赖下的变迁差别 |
周焱;李昌龙 |
安徽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安徽合肥230022;安徽省委党校管理学部,安徽合肥230022 |
|
|
摘要 当代中国,非公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及制度变迁是相通的。安徽在相当一个时期非公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深层机理在于既定制度格局下的路径依赖。本文分析了原有制度格局影响安徽非公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以期对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方面的启示。
|
|
关键词 :
非公经济,
欠发达地区,
制度变迁,
经济发展,
路径依赖
|
|
基金资助: 安徽社科规划项目“加快安徽非公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批准号AHSK05—06D87)的一个部分 |
[1] |
马良华. 林、张政府之争所引申出的认识论问题[J]. 江淮论坛, 2014, 268(06): 67-. |
[2] |
周 振 孔祥智. 组织化潜在利润、谈判成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J]. 江淮论坛, 2014, 266(04): 67-. |
[3] |
邓晰隆 叶子荣. 经济发展本源视角下的经济区运行效率探究[J]. 江淮论坛, 2013, 258(02): 24-. |
[4] |
龚万达 刘祖云. 马克思生态内因论视阈中的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 江淮论坛, 2013, 257(01): 10-. |
[5] |
金会庆. 道家经济观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江淮论坛, 2011, 249(05): 94-. |
[6] |
王跃生.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维系\变动和趋向[J]. 江淮论坛, 2011, 246(02): 122-. |
[7] |
王爱学. 社会事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分析[J]. 江淮论坛, 2010, 244(06): 132-. |
[8] |
刘泾,刘振泽.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 江淮论坛, 2010, 243(05): 18-. |
[9] |
张玉,武玉坤. 论制度变迁与“中国模式”的逻辑路径 [J]. 江淮论坛, 2010, 240(02): 40-45. |
[10] |
孙久文;彭薇.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J]. 江淮论坛, 2009, 238(06): 28-. |
[11] |
逄锦聚.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J]. 江淮论坛, 2009, 237(05): 5-. |
[12] |
方重;梅玉华. 论以税收优惠促进社会就业的政策误区[J]. 江淮论坛, 2008, 230(04): 80-. |
[13] |
李正图. 论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思维逻辑框架[J]. 江淮论坛, 2007, 226(06): 55-. |
[14] |
邓进. 城市化滞后:中部崛起的瓶颈[J]. 江淮论坛, 2006, 218(04): 34-. |
[15] |
方本新;孙启贵. 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审视[J]. 江淮论坛, 2005, 213(05): 10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