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析美术鉴赏中通感的作用 |
刘坤;唐桂兰 |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
|
|
摘要 通感是鉴赏艺术品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读意境”,“引起共鸣”,“发挥想象、联想和再创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通感现象在鉴赏美术作品中的巨大魅力,使人们在鉴赏艺术品时获得更丰富的美的享受。
|
|
关键词 :
美术,
鉴赏,
通感,
意境
|
|
[1] |
孙延利. 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 江淮论坛, 2013, 261(05): 183-. |
[2] |
彭启福,李丽. 伽达默尔对“共通感”概念的诠释学改造及其意义[J]. 江淮论坛, 2011, 249(05): 73-. |
[3] |
胡家祥. 宗白华所讲的“艺境”辨识[J]. 江淮论坛, 2009, 235(03): 154-. |
[4] |
何光顺. 玄言诗的先声——魏晋前玄言诗史考辨[J]. 江淮论坛, 2008, 229(03): 162-. |
[5] |
刘顺. 《周易正义》对唐诗的影响[J]. 江淮论坛, 2007, 225(05): 174-. |
[6] |
汤军. 柳宗元诗文中的佛禅意趣[J]. 江淮论坛, 2004, 208(06): 127-. |
[7] |
陈文. 论文人书诗画与意境论的关捩[J]. 江淮论坛, 2004, 205(03): 137-. |
[8] |
唐桂兰;张清香. 论通感的创造性本质[J]. 江淮论坛, 2004, 205(03): 13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