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近代中国现代化的缓慢发展 |
程美东 |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2249 |
|
|
摘要 从1840-1949,是中国现代化艰难破生和崎岖发展的历史。这段时期中国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缓慢发展的历史进行一番全面的分析:一、国际视野中的比较审视;二、现代政治理念和实践的艰难破生;三、生产力水平的缓慢进展;四、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滞缓之原因.
|
|
关键词 :
现代化,
近代中国
|
|
[1] |
王振坡 梅 林 王丽艳.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产业链重构研究*[J]. 江淮论坛, 2014, 265(03): 12-. |
[2] |
蔡雪雄 周继慧 邓启明. 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问题研究*[J]. 江淮论坛, 2012, 256(06): 57-. |
[3] |
汪大白. 胡适:现代诗经学的开山人[J]. 江淮论坛, 2011, 249(05): 176-. |
[4] |
董四代. 民生主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J]. 江淮论坛, 2011, 246(02): 53-. |
[5] |
吴登峰. 反思消费时代的军事历史题材小说[J]. 江淮论坛, 2009, 236(04): 130-. |
[6] |
魏运才. 新时期人的现代化问题[J]. 江淮论坛, 2008, 231(05): 111-. |
[7] |
赵司空. 论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 江淮论坛, 2008, 229(03): 118-. |
[8] |
冯惠敏;程铁军. 中国共产党政党功能调适刍论——一种基于现代化视角下的解读[J]. 江淮论坛, 2008, 228(02): 76-. |
[9] |
疏仁华. 论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家族文化的变异与社会趋同[J]. 江淮论坛, 2007, 225(05): 120-. |
[10] |
蔡志新. 商人和近代南浔的社会变迁[J]. 江淮论坛, 2007, 224(04): 178-. |
[11] |
刘新芳. 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外现代化进程中的事实对中国的启示[J]. 江淮论坛, 2007, 221(01): 95-. |
[12] |
季燕霞. 非政府组织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J]. 江淮论坛, 2006, 218(04): 100-. |
[13] |
张菊香.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双重影响[J]. 江淮论坛, 2006, 217(03): 23-. |
[14] |
王世涛, 季开胜.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和逻辑发展探讨——从中西文化关系的视角[J]. 江淮论坛, 2006, 217(03): 17-. |
[15] |
朱海龙, 胡晶君. 张之洞与早期现代化的癸卯学制[J]. 江淮论坛, 2006, 216(02): 124-. |
|
|
|
|